近期,門診經常會遇到反復頭疼頭暈,甚至多次暈倒的患者,經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竟因心臟上多長了個“心眼兒”!患者不免心中有疑問,心臟跟頭疼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頭痛,具體病因機制尚不明確,情緒激動、過度勞累、激素水平,甚至天氣、食物等均可誘發(fā)偏頭痛。但是您知道嗎?有一種偏頭痛,是可以找到根源的,這類人群偏頭痛的“元兇”是心臟上有一個小洞,這個洞叫做“卵圓孔未閉(PFO)”。
卵圓孔是心臟房間隔在胚胎時期的一個生理性通道,正常情況下在胎兒時期是開放的,允許右心房的血進入左心房維持血液循環(huán), 而嬰兒出生之后會自動關閉,一般在生后2個月左右會融合,也就是關閉,如果超過1歲還沒有閉合,就稱卵圓孔未閉,這是個比較常見的成人期發(fā)現(xiàn)的先天性心臟病。
簡單來說,卵圓孔未閉是心臟房間隔上的一個“洞”,假如這個“洞”比較小的話,對心臟的結構和正常運行是沒有什么影響的,一般也不會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如果這個“洞”能讓血流通過,或者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咳嗽、憋氣或者是潛水時,右心房的壓力一過性增高,便會形成一個靜脈血進入動脈的異常通道,由于右心系統(tǒng)(靜脈系統(tǒng))血流較慢,含氧量低,容易形成血栓,特別是下肢靜脈的微栓子經過卵圓孔到達動脈系統(tǒng),就有可能引起腦梗死,這就是所謂的“矛盾栓塞”。所以有這個“洞”的人一定要謹防腦卒中。卵圓孔未閉不僅與不明原因的中風有著密切的關系,還與偏頭痛有一定的聯(lián)系。目前,卵圓孔未閉是偏頭痛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群中有高達1/4的比例存在卵圓孔未閉,而偏頭痛合并卵圓孔未閉的發(fā)生率為40%~60%。
嬰兒不會表現(xiàn)出任何癥狀。成年后患有卵圓孔未閉的人大多數(shù)沒有癥狀。很小一部分卵圓孔未閉患者表現(xiàn)為偏頭痛、頭暈、起身和站立時呼吸急促以及年輕時發(fā)生腦中風,偏頭痛、頭暈等癥狀。卵圓孔未閉致偏頭痛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闡明,目前具有共識的理論假說主要有3種:
?卵圓孔未閉相關的右向左分流引起短暫性低氧血癥導致偏頭痛發(fā)作。當突然咳嗽或其他增加腹腔壓力的動作使慢性或短暫性右心房壓力升高超過左心房時,卵圓孔未閉者即可發(fā)生右向左分流,繼而出現(xiàn)刺激性偏頭痛。
?化學物質觸發(fā)偏頭痛,血管活性物質穿過未閉合的卵圓孔,避開肺的代謝直接進入動脈系統(tǒng),誘發(fā)偏頭痛。
?矛盾微栓塞可能是卵圓孔未閉相關偏頭痛的致病機制,來自靜脈系統(tǒng)的微栓子穿過未閉合的卵圓孔,引起腦缺血、腦皮質易激,導致大腦皮質擴散性抑制,觸發(fā)偏頭痛。
1
TCD發(fā)泡實驗
臨床比較常用的篩查方法。具體操作:事先制備好激活鹽水(手振微氣泡生理鹽水,一般推薦抽取患者少量血液加入生理鹽水),分別在平靜時、Valsalva動作(有助于打開卵圓孔的動作)下注射激活鹽水,然后用超聲探頭在太陽穴的位置進行檢測,如能檢測到激活鹽水中的氣泡則為陽性。
2
超聲心動圖檢查
這個是無創(chuàng)檢查,包括經胸超聲和經食道超聲,二者均可發(fā)現(xiàn)卵圓孔未閉,經食道超聲對卵圓孔未閉的檢出率是經胸超聲的三倍,是診斷卵圓孔未閉金標準。
3
右心聲學造影
通過血液+生理鹽水+空氣反復震蕩形成微泡。通過肘靜脈注射進入右心系統(tǒng),當存在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靜脈瘺情況下微泡可進入左心系統(tǒng),作為與發(fā)泡試驗協(xié)助診斷卵圓孔未閉的輔助檢查。
-END- 超聲科簡介 濮陽市人民醫(yī)院超聲科現(xiàn)有醫(yī)師53人,其中主任醫(yī)師1人、副主任醫(yī)師9人、主治醫(yī)師27人,研究生導師1人、醫(yī)學碩士22人,共分有4個檢查組,配有高端彩色超聲診斷儀近50臺,搭載超聲影像智能輔助診斷系統(tǒng)(AI診斷系統(tǒng)),年均開展超聲檢查40萬余人次,開展超聲介入、造影及消融手術近3000臺。 咨詢電話:0393-6162471 供稿:王晨晨